目前分類:歷史檔案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羅吉甫



前一期說到晉惠帝司馬衷所立的太子司馬遹,日益奢靡荒誕,性格傲慢自我,和野心勃勃的的賈皇后不和,衝突逐漸白熱化。賈后一步步設計圈套,要廢黜太子。



正巧,太子司馬遹的兒子司馬虨生了大病,太子為他求取爵位,未獲父皇准可。後來,太子為兒子舉行祈禱祭祀儀式,賈后便利用這個時機,假稱皇帝龍體欠安,要宣召太子入朝。太子不疑,進宮後賈后不見他,把他安排在另一個房間,並且派婢女假傳皇帝命令,賜給太子三升醇酒,讓他全部喝下。



太子自稱酒量不好,喝不了三升,婢女脅迫說:「真不孝啊!天子賜酒你不喝,難道酒裡有髒東西不成?」



太子不得已,勉強喝下。果然不勝酒力,醉醺醺的。賈后又派另一名婢女,拿著事先擬好的草稿,以及紙筆,假傳聖旨,就說皇帝交代,要太子照抄。



太子醉得神智不清,根本不知道他抄下的草稿這麼寫:「陛下應當自行了斷,否則我將代為了斷;皇后也應當盡快了斷,否則我將親手了斷。同時與謝妃(太子的生身母親)約定,裡應外合,起兵發難。請陛下莫遲疑猶豫,以免招來後患。我向鬼神祝禱,皇天允諾我掃除禍害,立道文為王(太子的兒子司馬虨),立蔣氏為后(太子之妻)。願望實現,我將以三牲無奉北帝。」



太子醉中寫字,歪七扭八,許多字不成形,賈后一一修補之後,呈給皇上。



晉惠帝看了,怒不可遏,下令把太子賜死。有大臣建議核對筆跡,以免誤殺。賈后取出太子的十幾張手稿,諸臣鑑定,沒有人敢吭聲表示字跡有不合的地方。



最後太子死罪雖免,活罪難逃,被貶為平民,和妻小一起被拘押。太子的母親謝妃、司馬虨的母親則被處死。



事情到此尚未結束。太子最後被毒死在軟禁當中,這又牽扯出另一樁大陰謀,此為後話,爾後再提。



▓解析



要誣告不難,但要被人信服,卻不簡單。賈后想誣陷太子謀反,光憑白紙黑字是不足的,必須讓皇帝相信,太子有充分的犯罪動機,以及有謀叛的準備或行動。



犯罪動機從何而來?首先,太子為兒子求爵位不成,可能心生怨懟。而聽其言,觀其行,平日的囂張傲慢,對父皇晨昏定省的輕忽,在在顯示出太子的桀驁不馴。而太子為愛子祈福的祭祀儀禮,被解讀為誓師奪位的祭告天地,依此看來,太子手寫的逼宮宣言,一切合情合理,太子至此已經百口莫辯。



賈后用了多少計策?首先兩度假傳聖旨,拐太子入朝,騙太子喝酒,這是欺上瞞下的「瞞天過海」之計;再用「無中生有」的手法,讓酒醉的太子糊里糊塗的親手抄下叛變證據,取得手書後,再「移花接木」,把不成形的字縫縫補補,並且把為子祈福的舉動,移花接木嫁接為叛變前祭告天地的儀式。一計連一計,太子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賈后啊賈后,妳真毒。



(資治通鑑.晉紀.八十三卷)














-----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凌雲雕龍



 馬超不是因為父親馬騰被殺而起兵,反而馬騰因為馬超起兵而被殺,關於這點,倒是可以談談前後的脈落。



 馬騰老早就降服在曹操麾下,當年曹操在攻擊袁紹餘黨袁尚、袁熙時,就曾派司隸校尉鍾繇帥率領馬騰等擊破袁尚所派的河東太守郭援。後來高幹又在并州起兵反叛,加上河內張晟、河東衛固及弘農張琰等,張既平定關中時,馬騰也參與平亂有功。後來曹操要求馬騰放棄武力,讓馬騰當上衛尉,封為槐里侯,馬騰的兒子馬超為將軍,封為都亭侯,率領馬騰的舊部屬。後來馬超與韓遂起兵,馬騰受到連坐夷殺三族的處份。



 基本上中央留置人質就是為了以防地方蠢動,就是要讓地方警惕,如果有什麼變化,中央的人質就可能遭遇不測。通常都是地方諸侯派遣繼承人到中央,或是諸侯彼此之間也有往來,也叫任子或質子,秦莊襄王曾在趙國當過質子,如果趙國因為秦國屢次攻打而殺掉質子,可能也沒有後來的秦始皇。馬超明知馬騰在中央而起兵,已經有不顧父親生命的心,馬超並不是報父仇的孝子,反而是殺死父親的兇手,馬騰就是因為馬超起兵而被殺死。



 至於三國演義改稱因為馬騰被曹操殺害,所以馬超興兵雪恨,欲報父仇,就因果顛倒。因為馬騰被殺,他的兒子竟然聯合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共十部,起兵叛亂,聚眾十萬,屯據潼關。如果馬超是為了欲報父仇,不惜起兵決生死,其他人也為了馬騰的緣故,不惜犧牲生命與曹操對戰,那就有點高估馬騰的地位。馬騰若真有如此影響力,不如自己擁兵割據一方,稱王稱霸都可以,何必投降曹操呢?



 建安十六年三月,曹操命令鍾繇征伐張魯,讓關中諸將心存懷疑而叛變,然後再討伐叛變,趁機徹底平定及穩固關中勢力。雖是有預謀的軍事行為,但這是守成的安定方針,不亞於開疆拓土的開發方針。如果真心降服曹操,根本不用擔心曹操會派人攻擊;正是因為當初為假意投降,自己仍然保有部隊實力,一但曹操的勢力衰弱,就可俟機起兵。所以曹操為了避免潛在的威脅,當然要能控制所有部隊,如果不能控制部隊,則可要求地方勢力解散武力部隊,如果地方擁有部隊不聽指揮,那問題就來了。



 一般來說,基本上沒有武裝部隊,就不會發生戰爭(先不考慮民變),擁有武裝部隊就是為了進行戰爭,既然武力部隊不能被曹操所指揮控制,又不聽話乖乖解散,如果地方各自憑藉武裝部隊自成勢力,輕則不受曹操統治、不聽中央命令,重則隨時可起兵叛亂。像蘇伯、田銀及侯音等反叛的勢力,都是數以千人的實力,馬超等人還有十萬人的實力,那麼就不能輕易忽視此一可能發生的危機。萬一中央平亂失敗,被地方反叛成功,大事就不妙了。



 曹操當年平定黃巾賊,收降後作為部屬,號稱青州兵,在攻打徐州及平定兗州時,曹操的軍隊來回經過青州,也不見青州兵反叛,因為本來就已降服。而關中雖然名為降服,但是曹操軍隊才靠近,關中就起兵反叛,兩種不同的反應,可以看出兩者的心態。在關中有潛在叛心的前提,不如趁機在曹操實力堅強下,主動平定;否則關中就像一顆埋伏的炸彈,什麼時候爆炸不知道,隨時都可能引發,萬一無法控制,完全處於被動,不如及早動手解除,才是上策。














-----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姜青青



  茶神陸羽辨水神乎其技,什麼樣的來源都難不倒他。



  茶稅之法在唐德宗時的出現,標誌著飲茶之風已真正廣為播揚。而在此同時出現的一人一書,也同樣成為飲茶盛行天下的一個標誌。這就是陸羽及其《茶經》。



  陸羽(西元七三三年~八○四年),字鴻漸,又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撰寫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後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奉為「茶聖」,祀為『茶神』」。



  有關陸羽的身世,據《新唐書》、《文苑英華》、《唐才子傳》等文獻的記載,陸羽三歲時被竟陵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在當地的一個湖水邊拾得。積公以《周易》自筮為這孩子取名,占得「漸」卦,卦辭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於是按這一卦辭給他定姓為「陸」,名「羽」字「鴻漸」。



  天寶十一年(西元七五二年),禮部郎中崔國輔被貶為竟陵司馬。這年,陸羽和他相識,兩人常一起出遊,品茶鑒水,談詩論文。兩年後,陸羽出遊巴山峽川,考察茶事,一路上逢山採茶,遇泉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乾元元年(西元七五八年),陸羽來到升州(今江蘇南京),寄居棲霞寺,鑽研茶事。上元元年(西元七六○年),陸羽從棲霞山麓來到苕溪(今屬浙江湖州),隱居山間,閉門著述《茶經》。期間常身披紗巾短褐,腳著藤鞋,獨行山野,深入農家,採茶覓泉,評茶品水。廣德二年(西元七六四年),陸羽完成了《茶經》初稿,世人競相傳抄。大曆十年(西元七七五年),陸羽根據參與湖州刺史顏真卿編纂規模宏大的《韻海鏡源》一書時掌握的新資料,對《茶經》作了修訂,並於建中元年(西元七八○年)正式付梓出版。三年後,唐德宗李適制定了第一部茶稅之法。



  晚唐曾任衢州刺史的趙璘,其外祖父與陸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話錄》中說,陸羽「性嗜茶,始創煎茶法」。



  陸羽嗜茶,更講究煎茶之水,這可以從元和九年(西元八一四年)考取進士第一的張又新之作《煎茶水記》中得知。《煎茶水記》引述了一位「楚僧」的《煮茶記》記載的故事說:

  唐代宗時期,湖州刺史李季卿在赴任路過揚州時,偶爾與陸羽相逢。李季卿因傾慕陸羽已久,一朝相逢,倍感欣喜,便邀陸羽一起到揚子驛吃飯。席間,李季卿說:「陸君善茶,已是天下聞名;這揚子江的南零水也為天下第一名水,今天『二妙』相聚,可謂千載難逢,豈能虛度!」於是,命隨軍中一位可信之士帶瓶坐船去取南零之水。陸羽則備好煎茶器具等候水至。



  過了一陣子,那人取水來後,陸羽馬上用勺取水,但看了一下後用勺揚了揚水說:「這水江是江水,卻不是南零之水,應該是臨岸的江水。」那人答道:「這是我划船取來的水,有一百多人看見我取水了,怎敢說謊?」



  陸羽沒接話,默默地將瓶水倒出,至一半時忽然停住,又用勺取水揚了揚說:「這才是南零的水呢!」那人聞聲大為驚駭,低下頭說:「其實我的確是取了南零的水,可船回岸邊時搖晃得厲害,瓶裡的水灑了一半,我怕您嫌水少,於是就在江岸邊將水盛滿。處士您的鑒別力真神了!」



  李季卿和賓從數十人聽罷都大為駭愕。



  這則故事也讓今人吃驚,這種鑒別力確實到了神奇的境地。我們姑且不論其真假,哪怕是非科學性的,但此事卻充分說明在茶的品飲中,擇水、鑒水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反映了當時人們把陸羽視為茶神,當作茶博士來崇拜的這一事實。



  《新唐書‧陸羽傳》也記載此事,說李季卿見陸羽時,「羽衣野服(不合禮節場所的粗衣),挈具而入,季卿不為禮,羽愧之,更著《毀茶論》」。





【茶話】



  茶之「九難」 茶聖陸羽說要喝杯好茶,有九個難關。採製:不要在陰天採茶,不要在夜間焙茶。鑑別:隨意嚼茶葉,或是用鼻子聞,不算真的懂得鑑別茶葉的優劣。器具:不可使用沾上腥味的爐、鍋、盆來烤茶與煮茶。用火:沾有油脂的木柴,或是烤過肉的炭,不能用來烤茶。選水:不宜選用急流或死水煮茶。炙烤:把茶餅烤的外熟裡生,則是不會烤茶餅。碾末:不能把茶葉碾得太細,像粉塵一樣。烹煮:煮茶攪拌茶葉時,動作不能太急促。品飲:夏天喝茶而冬天不喝茶,這是不懂得喝茶。



(本次內容摘錄自《一品茶趣》,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凌雲雕龍



 與孔明號稱臥龍齊名,就是號稱鳳雛的龐統,不過倒是沒有孔明來得令人注意。就三國演義的內容來看,龐統曾見過曹操、孫權及劉備,但是遭遇完全不同。



 龐統見曹操時,由蔣幹引見,曹操伴隨龐統閱兵,參觀軍營及碼頭,即旱寨及水寨的陣容,後來曹操還讓龐統帶領三千兵,可能這樣的待遇,龐統覺得還不夠。後來龐統見孫權時是由魯肅推薦,當孫權面試龐統時,龐統答非所問,完全看不出有何經國大業的抱負,好像要孫權猜猜看有多少能力,不願被錄用,然後龐統就掉頭投靠劉備。雖然有魯肅及孔明的介紹信,但是龐統不肯出示信函,但是劉備的態度還是不錯,讓龐統當耒陽縣的縣長。這樣算不錯了,龐統身具濃眉掀鼻,長得黑面短髯,可謂面貌醜陋,龐統若不展現才學,誰又知道胸中有多少墨水?



 這樣子比起來,曹操待人最好,禮遇又領兵;劉備待人其次,還有小縣長可當;孫權對人最差,不打算重用。不過實際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龐統原先在周瑜麾下當過功曹,也沒替曹操帶過兵,而且龐統是出了名的會講好話,並不是像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高傲、不願多提自己的才華。龐統對人常有溢美之詞,形容的程度比實際的才能還多,而且善於讚美人,對人的評價都很高,讓人聽了都想與他結交。



 另外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龐統治理耒陽縣的功過,事實上明明是因為龐統治理不好,被劉備罷免官位,後來經魯肅及孔明說情,才再重用。不過,三國演義卻改寫為龐統不屑處理小事,每天飲酒,從早喝到晚,酒醉後就臥睡,白天也不升堂辦公。後來劉備接獲檢舉,派張飛處理善後,龐統卻能在短時間內判決百餘日的積案,因此顯出龐統的才能,他不是不作事,一但作起事來,又快又好。



 對此事件的評價,頗不以為然,審判案件太拖時間,就是失職。犯罪及訴訟的發生,一定是有重大的糾擾,像是殺人、竊盜或是財產繼承、買賣賠償等,官方若不能很快判決,一定會對人民造成更大的損失,而非完全無關。比方說殺人事件,縣府內拘禁嫌疑犯,若是有罪,就直接判死刑;若是無罪,就應釋放;萬一身為法官的縣令遲遲不升堂審判,嫌疑犯就要在牢獄內關到升堂為止。



 牢獄不是吃住很好的地方,萬一身體不好,熬不過刑求或是受傷生病的話,能不能活著出來,都是問題。而且有糾紛的案件,不用實地調查,就直接草率判決,會不會有草菅人命、隨便敷衍之嫌呢?比較起北方曹操講求法令素行,相差甚大。



 身為縣令,酗酒成性,積壓案件,已屬失職;不加調查,草率判案,品質如何,可想而知。也許龐統是作大事的人,但是任意玩弄小事,與小事有關的人,豈不因有昏庸的縣長而受害?龐統治理耒陽,有枉顧人民權利的前提,成就顯然不怎麼樣。














-----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

不順利。



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

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他再三吟詠,感到非常的得意,認為這首頗具修持工夫的創作,



如果讓佛印禪師看 到,一定會讚不絕口,於是趕緊派書僮過江,



專程送給佛印禪師去欣賞印證。



誰知禪師看後,不禁莞爾而笑,略一沉吟,只批了兩個字,便交給書僮原封帶

回。



蘇東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總以為禪師會讚歎一番,急忙打開一看,



只見禪師歪歪斜斜地寫了「放屁」兩個大字。



「豈有此理」!蘇東坡拍著桌,鬍子都氣得翹了起來:



「好,我要找佛印去理論!」



蘇東坡忍不住這一招,隨即叫書僮趕忙再備船過江,



要親自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禪師興師問罪。



船才靠了岸,便發現佛印禪師已站在江邊含笑相迎了。



東坡一見佛印禪師,便怒氣沖沖地吼道:



「佛印!我們一向相處得很好,縱然我的文字不夠水準,



你是一個有修養的出家人,怎可隨便惡口罵人」?



「什麼?」禪師若無其事的問道:「我罵你什麼」?



蘇東坡一聽,臉都脹得通紅,已氣得說不出話來,只顫抖著手,指著「放屁」

兩個



字,讓佛印自己去看。







禪師不禁哈哈大笑道:



「我的大學士!你不是自誇『八風吹不動』嗎?



怎麼一個屁就把你打過江來了呢」?







蘇東坡到此?~恍然大悟,只好低頭不語,唯有慚愧而已!







****************************************************





當我們看完這一則佛門膾炙人口的掌故,大家一定覺得很有趣。



但是,究竟何謂「八風」呢?



所謂八風,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所遭遇到的八種境界的風,它們的名稱

是:



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這八種風,對我們精神世界的震撼力,比不久前在南島大發雌威的俞賓颱風,

各有千秋!



因為這些無形的風,對我們的身心領域,損害得太大了!我們必須要加以了

解:







一、稱──每逢人家「當面稱讚」我們的時候,總不免感到滿懷的歡喜!



二、譏──每當人家「當面責罵」我們的時候,總令我們感到無限的羞辱。



三、毀──有些人總愛「背後說人家的壞話」,一旦讓我們知道了,總感到忍





不了,甚至心存報復。



四、譽──當人家「背後褒獎」我們,認為是一種榮譽,而不覺沾沾自喜。



五、利──當我們的事業成功,「順利通達」的感受,自然令我們感到滿足。



六、衰──當我們的事業衰敗,所有的打擊,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

< BR>七、苦──當種種的煩惱逼迫得我們的身心難以承受,深感人生確為一大苦

聚。



八、樂──當我們的身心獲得非常適意時,總認為那是人生快樂的享受。







這八種順逆外境的旋風,時時在我們週遭循環不停地吹著,



吹得我們一輩子為它團團轉,永無寧日!



我們如今既然發心來學佛( 學習 基督 ),必須建立正確的信念,



放下世間一切毀譽、成敗、苦樂、幸與不幸、……種種的是非觀念;



運用我們無上的智慧,一心觀照緣起性空的諦理,不再為虛妄的外境所迷惑,



真正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才能做一個世出世間、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呂洞賓真的被狗咬嗎?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對您我來說,也許是耳熟卻不見得能詳的一句話,看了以下的傳說故事,別再誤以為呂洞賓真的被狗咬,冤枉了一向被視為忠誠的狗狗,好嗎?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傳說故事



苟杳 = 狗咬 (同音)



傳說在蓬萊八仙裡有個呂洞賓,他原是讀書人,但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中舉,從此以後,他就再不讀書,而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會客訪友,遊山玩水,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呂先生,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你看如何?」呂洞賓怕耽誤了苟杳的前程,連忙推托,但苟杳得知後便動心了,就對呂洞賓表示同意這門親事。



呂洞賓說:「林家小姐貌美賢惠,賢弟既然主義已定,我也不攔阻了,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聽不禁一愣,但思前想後,還是咬牙答應了。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乾脆躲到一邊不見面。晚上,洞房裡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這時,呂洞賓闖進屋來,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是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哥哥用心,可謂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苟杳說明經過,夫妻兩個才雙雙歡喜起來,齊聲說道:「呂兄此恩,我們將來一定報答他!」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呂洞賓只好用殘留的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草屋,和妻小在裡面躲風避雨,日子十分艱難。夫妻倆商量,決定去找苟杳幫忙。呂洞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並熱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



呂洞賓回家一看,原來家裡蓋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呂洞賓愣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問:「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詳了好久,才認出真是呂洞賓說:「嚇死我了!」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



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他走近棺材,氣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他苦笑了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馬謖的三種死法





文/羅吉甫



    京戲的《失空斬》很受歡迎,這一套三合一的三國戲碼,包含《失街亭》、《

空城計》、《斬馬謖》,講的是馬謖兵敗街亭,為諸葛亮所斬等系列故事。



  但諸葛亮是否如《三國演義》所寫「揮淚斬馬謖」,後人頗有爭議。原因出在《三

國志》前後三種記載,未能統一口徑。三種說法分別是:



  1、馬謖被斬。

  2、馬謖死在獄中。

  3、馬謖逃亡。



  第一種說法,最具權威,緣於以下兩個記載:「(諸葛亮)戮(馬)謖以謝眾。」

<諸葛亮傳>;「丞相(諸葛)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王平傳>。



  第二種說法,根據<馬良傳>所附的馬謖傳,說:「(馬)謖下獄物故,(諸葛)

亮為之流涕。」



  兩種說法,兩種死法。死法雖然不同,但畢竟死了;第三種說法就麻煩了,<向朗

傳>載「(馬)謖逃亡。」或許逃亡後被捉了回來處死,或許就此亡命天涯,逃走了。

一死一生,差別很大。



  《資治通鑑》碰到這棘手問題,乾脆走中間路線,綜合兩種說法,說諸葛亮「收馬

謖下獄,殺之」。這樣處理好像頗有道理。



  但是馬謖有無被斬?事實只有一個。而逃亡說又該怎樣解釋?為什麼陳壽下筆時顛

顛倒倒、反反覆覆?於是各種考證、猜測出籠。甚至有人望文生義,從「下獄物故」斷

定馬謖是病死在牢裡的。



  李興斌先生認為這些矛盾容易解決。關鍵在於對相關語詞的解釋。他所撰的《門外

談兵》(中國.齊魯書社)有篇<馬謖之死辨疑>,若干觀點頗可參考。



  作者從馬謖「下獄物故」這句開始說起。他認為,「物故」會讓人聯想到「病死」

,想必是把「物故」解為「病故」。但「物故」並不等同於「病故」。「物故」有兩個

意思,一是「世故,世事」,一是「死亡」。「下獄物故」取後一個意思,就是死在獄

中的意思。所以稱為「物故」,顏師古注《漢書.蘇武傳》說:「物故謂死也,言其同

於鬼物而故也」。宋祁、王念孫更進一步解「物」為「歾」或「歿」,「物故猶言死亡

。」



很清楚的,物故就是死亡,至於怎麼死的,就不一定了。《漢書》裡先後出現「物故」

一詞,死因包括病死、斬首、自殺等等。



  因此,廬弼在《三國志集解》懷疑「物故是誅之二字之誤」,恐怕多慮了。



  那麼<向朗傳>寫「謖逃亡」,說馬謖逃亡,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官,這又

是怎麼回事?許多人誤解,以為馬謖畏罪潛逃。不是,「謖逃亡」指馬謖街亭兵敗後棄

軍逃亡。<王平傳>說街亭兵敗後「眾盡星散」;裴注引《雲別傳》寫街亭兵敗後諸葛

亮問鄧芝時說:「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這兩種說法,都說明敗戰後馬謖和

全軍一道落跑的情形。



  據李興斌先生詮釋,「謖逃亡」不是指馬謖逃走了沒死;而「下獄亡故」,指下獄

後被斬殺而死,不是病死在監牢裡。這麼一來,《三國志》的記載表面看來互相矛盾,

其實沒有。



  或曰,既然如此,何以<馬謖傳>要用「物故」一詞,不跟著用「誅」、「戮」?

李興斌猜想,有兩個原因,一是避免行文重覆,這是史書書寫常見現象,不足為怪;二

是感情因素,陳壽父親因馬謖兵敗而被牽連,遭處以髡刑,陳壽因父親的緣故,對馬謖

多了一分同情,同時也可能為馬謖被殺叫屈,因而在馬謖的本傳裡用字較為婉轉。



  以上說法,供參考。














-----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羅吉甫



晉武帝司馬炎有個痴笨的兒子司馬衷,也就是日後聽說百姓餓死了,卻問他們為何不吃

肉的那位晉惠帝。司馬炎雖然選擇了司馬衷當繼承人,卻很不放心,決定討個賢淑能幹

的好媳婦,當司馬衷的賢內助。



當時朝廷裡有一名當紅的權臣,叫做賈充。此人本非善類,心機頗深,很積極的為自己

的權力舖路。他收買了很多人,沆瀣一氣,形成政壇一股惡勢力。但有些人不買帳,賈

充很想除之以後快,譬如擔任侍中一職的任愷。



任愷基於職務之便,和皇帝十分親近,賈充不敢得罪他,又想排擠他。有一天,賈充裝

做一副很好心的樣子,向皇上推薦任愷,說他忠厚老實,應該擔任太子少傅,教導太子

。司馬炎一想也對,看看名師指點,笨兒子會不會開竅。任愷因此離開皇帝身邊,賈充

鬆了一口氣。



任愷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反過來將了賈充一軍。當胡人侵擾西北邊境,司馬炎甚為苦惱

時,任愷建議皇上,派遣有智謀、具威望的大臣去安撫。什麼人最適合?任愷極力推舉

賈充。



司馬炎同意,於是發布人事命令,派賈充到秦州和涼州統領軍事大任。這下賈充可急了

,本來受到重用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遠離朝廷,外派邊境,且不說不利於權力鬥爭,

萬一反對他的人,趁他不在時,在皇上面前派他的不是,怎麼辦?



賈充萬般無奈,在臨行前,公卿大夫為他餞行,賈充私下向他的死黨荀勖求助,如何能

讓他留在京師,不必調遣外地。荀勖老謀深算,想了想,只有這個辦法。──和太子結

親。



好哇,賈充一聽,此計真妙。賈充有個待嫁的女兒,嫁給太子,賈充就是太子的老丈人

,是皇帝的親家,為了親事而留在京城,明正言順。事不宜遲,包括荀勖在內等賈充的

黨羽,立即分頭進行,展開遊說。



但是要皇上納賈充的女兒為媳婦,恐怕不太容易。原來,皇上心目中的第一人選,是大

將軍衛瓘的女兒,至於賈小姐,形象不佳,名聲不好,皇上並不滿意。



賈充夫婦知道女兒的弱點,於是早就想好要走旁門左道。賈太太用金錢攻勢,買通皇后

的親信,讓他們說服皇后,再請皇后在皇帝跟前勸他選擇賈小姐。



司馬炎非常不願意,他對皇后說:「聽說衛公(衛瓘)的女兒有五可:衛氏家族優秀、

多子多孫,她漂亮、身材修長、皮膚白。而賈公(賈充)的女兒有五不可:賈氏家族善

於嫉妒,子女少,她醜陋、矮小、皮膚黑。」



司馬炎選媳婦的標準很奇怪,卻很傳統,女人嘛,要能生,尤其未來當上皇后,生不出

皇太子可麻煩。但能不能生,並不是靠醫學檢定,而是看她們家族人丁旺不旺,彷彿生

不生得出兒子,是祖宗的事,不但和她們無關,更無關於做丈夫的。總之,按此標準,

賈家沒望了。



然而,皇后鍥而不捨,不斷的遊說皇帝,不斷的贊美賈家女兒。司馬炎信心動搖,找臣

子來探聽,這些臣子平時親附於賈充,當然幫賈家美言,說賈女才德兼備,美麗動人,

司馬炎終於改變心意,選定賈家為親家。



於是,賈充就留在京城辦婚事,不必外放。而太子和新婚妻子拜過天地後,入洞房,太

子掀起她的蓋頭來,咚咚咚!嚇壞了,果然又黑又醜。外表不好也就罷了,她又凶又會

嫉妒,對這位大他兩歲的妻子,太子既依賴又害怕。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賈后賈南風

,她成為皇后之後,大權在手,性關係開放,皇帝──也就是晉惠帝拿他沒辦法,後來

引發八王之亂,間接造成西晉的滅亡。



▓解析



三十六計有一計叫「美人計」。只要運用女色達成目的,都算是美人計。賈充利用嫁女

兒和皇室攀關係,當然也是美人計。



司馬炎找聰明的女人為媳,立意是對的,一如找英明的大臣輔佐昏庸的君王,以明智的

主管幹部匡助昏頭的老闆,問題是這些No.2如果狼子野心,奪權篡位,或者欺上瞞下

,胡作非為,怎麼辦?



當司馬炎身邊盡是賈充和他的黨羽,當然探聽不出賈南風的真面目,司馬炎任用錯誤的

人,選出錯誤的媳婦,怪得了誰?事實上司馬炎只要託付一位守正不阿的臣子,不難探

知真相,但他既然不知道賈充之奸,也就不會想到要找個盡忠的臣子來制衡,聽了很多

人的意見,其實等於只問了一個人,因為身邊的人都被賈充收買了。



身為領導人,最怕像司馬炎這樣,耳之所聞,目之所見,都被不好的人所壟斷,整個組

織就會呈現向下沈淪的力量。














-----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文轉載至三國大本營-月旦群英



文官出身

  翻開正史,有關呂布的記述,劈頭便道出呂布是文官出身。呂布是并州人,

漢分天下為十三州,井州是接壤外蒙古的地區。《三國志》及《後漢書》都說呂

布是以驍勇給并州,當時的并州刺史丁原以呂布為主簿,主簿,就是文官。



  杜佑的《通典》及馬端臨的《文獻通考》都說主簿是掌付事勾稽,省署鈔目

,監印,給紙筆,付事勾稽即查收稅務的工作,而其他相信不用解釋,這很明顯

是文職的工作。但官史對職官的記載,一般只錄其原本,官位與職務的具體情況

,往往因應時勢而有所變異。例如《後漢書》說將軍是掌征伐背叛,不常置,通

觀兩漢,衞青、霍光、王鳳、鄧騭、竇憲、何進等卻以大將軍身分主政,所以對

於史書止有關職官體制等不能盡信。



哪東漢三國時期主簿的具體職責是甚麼呢?東漢三國時期最出名的主簿,要算楊

脩。楊脩是曹植的死黨,在曹操征馬超時因「雞肋」事件而被殺,其他如荀彧、

劉曄、溫恢、王脩等都做過主簿,但這些名士通常身兼數職,如劉曄從征漢中時

是主簿,但旋又改為行軍長史,所以很難單從這些名人的事蹟,便歸納出東漢時

的主簿是負責甚麼。反而我們可從一些小人物身上,窺探一二。魚豢的《魏書》

記載,曹操有一次因為坐騎跳入農民的麥田中,便問主簿自己該當何罪,主簿對

以春秋之義,罰不加於尊,曹操乃割髮代罪,《三國演義》將此事編入征張繡之

戰中,並將主簿之對答改為郭嘉,非;又如《三國志.臧洪傳》記載,臧洪被袁

紹圍城,城中缺糧,主簿報告內廚只剩三斗米。綜合《通典》及《文獻通考》所

述,我們大概可以了解主簿是掌文書簿籍及印鑑,計錢糧等瑣碎事,而呂布任職

主簿時,甚得丁原信任,並「大見親待」(三國志語),想也做得不錯,那呂布應

該是粗通文墨,心思細密能主計事。



束髮金冠

  網絡上流傳一篇為呂布翻案的文章,其內容據說是來自台灣的《聯合報》。

該文同樣提出呂布是文官出身這點,同時認為呂布「束髮金冠」的形象,正是儒

將的象徵,反觀關羽、張飛二人,由於是平民出身,所以只能用布帽。這個說法

,應該是根據劉熙的《釋名》:「士冠,庶人巾。」但我看遍《三國志》,也找

不到「束髮金冠」這個詞語,《後漢書》及《資治通鑑》內也找不到形容呂布是

「束髮金冠」,如果史書上並沒有呂布束髮金冠的形象,哪束髮金冠何來?所謂

束髮金冠,其實是國劇中雉尾小生的造形。國劇中的小生,分雉尾及扇子兩種,

前者多扮演武將,後者多扮演文官,如《黃鶴樓》中的周瑜,《白門樓》中的呂

布,便是雉尾小生,三國演義取才國劇,羅貫中便為呂布塑造了束髮金冠的形象





  中國古服飾上有關冠幘的配襯,確是極之講究。單論漢朝,《後漢書.輿服

志》記有十九種冠,如進賢冠、鶡冠等,但沒有金冠。冠和幘是兩種東西,幘用

以裹頭,冠冠頭上,二者本來有階級之分,冠屬上層社會所用,幘反之,所以《

晉書.輿服志》說幘是古賤人不冠之服。按這個說法,說關羽、張飛以平民著幘

,似乎有其道理,但該文作者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王莽是光頭。



  西漢時期,上層社會確是冠冠而不著幘,但到了王莽新朝時,由於他是光頭

,所以冠幘並用,因此東漢以來,都是冠幘並用,便不存在冠冠一定是貴族,著

幘即賤民。另一說是董巴的《輿服志》及《晉書.輿服志》,說漢元帝額有壯髮

,所以以幘遮之。壯髮,就是頭髮很多的意思。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認為前者較可信,今從之。



同時,無論是冠冠或著幘,都不能說明配者是文人或武人。《後漢書》十九種冠

中,武冠、卻敵冠、樊噲冠等就是武人專用;至於以巾或幘約髮裹頭,東漢人士

以幅巾為雅,袁紹、崔鈞等將帥都皆著縑巾,孫堅則常著赤罽幘,如要從冠幘上

證明呂布是儒生,除非能證明他是冠以進賢冠,因為進賢冠是「文儒者之服也」

。史書上對於呂布的服飾記載甚少,暫未能循此證明呂布的身分,實在遺憾。



以上從官職及服飾兩項外在條件論述呂布的身分,以下則將從呂布的生平分析他

是否一名胸無半點墨的匹夫。



呂布的小聰明

  李催之亂時,呂布曾投奔河內的張揚。張楊最初也是以勇武給并州,曾與呂

布共事丁原,後來輾轉成為河內太守。《三國志》說張楊和呂布交情向來不錯,

所以呂布去投靠他並不出奇。當時李傕等人已殺掉王允,把持國政,得知呂布在

張楊處,便假借皇帝名義要張楊殺呂布。張楊為人仁和,重情義,表面應允李傕

等人,而實暗中保護呂布。但張楊手下多有想藉此立功的,呂布內心不安,便與

張楊說:「你殺了我所得的功勞未必多,不如將我生擒送給李傕,那功勞才大。

」這番話表面是向張楊說,而實際是要說給張楊部下聽,乃援兵之計,不久,呂

布便逃出河內,投奔袁紹。這裏,呂布第一次顯露了他的小聰明。



這其中有一段小插曲。呂布投奔袁紹後,袁紹便請他攻擊黑山賊張燕。黑山賊是

盤據太行山一帶的山賊,張燕當時聚眾十萬人,袁紹也束手無策。可是,呂布一

到後,便騎着赤兔馬,與他手下健將魏越、成廉,只帶着數十騎,每日就這樣攻

入張燕陣營三、四次,而每次皆斬首而出,十數日後,張燕便被打敗。呂布以數

百人的部眾,打敗十萬人的黑山賊,呂布驍勇善戰的光芒,到此刻才正式發亮。

  

呂布在袁紹處,不太約束手下,袁紹頗為忌憚。呂布當然也意識到袁紹對他的不

滿,便請辭要回到洛陽,袁紹立即假借皇帝名義封呂布做司隸校尉,並請數十人

來送呂布。司隸校尉,是駐守首都的軍官。袁紹這一切友善的舉動,都是用來掩

飾他的陰謀,這數十人,其實都是殺手。呂布當然知道袁紹的用意,晚上紮營後

,命人在營中彈古箏,然後自己乘機逃走。深夜,殺手殺入大營,而呂布早已走

遠。呂布命人在帳中彈古箏這幕,固然再次顯示出他的小聰明,但更令我好奇的

是,以彈古箏吸引對手,目的是令殺手以為呂布仍在,這是否意味着呂布懂得彈

古箏?



  殺手謀殺失敗後,袁紹再請人追殺呂布,但史書記載,新一批殺手「皆莫敢

逼」,即都不敢靠近呂布。呂布雖然驍勇,但會令到殺手們連接近都不敢,估計

先前那一幕,呂布其實並沒有真的逃走,而是將殺手通通格殺,才會給第二批殺

手帶大如此巨大的震懾力,也因此袁紹才要再雇用另一班殺手。



呂布的氣度與眼光

  《英雄記》記載,呂布奪得徐州後,部將郝萌謀反,但郝萌手下曹性不服,

反攻郝萌,呂布乘勢和大將高順一起撃敗亂軍。事後呂布問曹性,曹性說是袁術

慫恿郝萌謀反,更說軍師陳宮同謀。陳宮聽到臉立即紅起來,旁人都已察覺,但

呂布以陳宮是軍中大將,便不再追問,並令曹性接任郝萌之職。這令我想起劉向

《說苑》內的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有一回楚莊王與羣臣宴飲,日暮酒酣,燈燭

熄滅,有人喝醉了,扯楚莊王美人的衣裳,趁機吃豆腐,美人立即折斷他的冠纓

,請莊王點火查看。莊王反而令羣臣通通折斷冠纓,然後才點火,使扯衣者不致

受辱。二年後,楚晉交戰,有一將拚命奮勇殺敵,終於戰勝晉國,莊王好奇問他

是誰,原來就是當日絕纓的蔣雄。呂布此舉,不也有昔日楚莊王的胸襟氣度?



  後來,袁術命手下大將紀靈率兵三萬進攻當時在小沛的劉備,劉備向呂布求

救,呂布手下多認為正可借袁術之手滅劉備,呂布並不認同。他認為若袁術破劉

備,北連太行山的孫觀、臧霸等人,對自己的包圍網便形成。於是便帶步兵一千

,騎兵二百往救劉備。紀靈率兵三萬人,但當探馬回報呂布來救時,「皆斂兵不

敢復攻」,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雖說呂布和袁術之間有準備結盟的姿態,但紀

靈帶有重兵,並已兵臨城下,大有據理力爭的籌碼,卻反而表現出畏縮的姿態。



接下來發展出更離奇的事,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轅門射戟」。呂布在帳中設宴

,請來劉備及紀靈,說自己不愛爭鬥,卻愛解鬥(!?),乃命人在轅門外插戟,說

若他一箭射中戟上小支,兩家便各自罷兵。結果當然是呂布大顯身手,紀靈也很

聽話地帶着三萬兵馬離開。



這是呂布人生上精彩的一頁。對陳宮一事表現出君主的氣度,然後力排眾議作出

審時度世的判斷,並再次展露小聰明,不費一兵一卒退三萬大軍,全程一氣呵成

,至此我們對呂布的刻板印象相信已有了很大的改變。



後記

呂布作為主簿,當然識字,只是文筆如何?史書記有數篇呂布的文書,現節錄兩

篇自《九州春秋》,《九州春秋》不納入官史,故以下兩篇只備作參考。



第一篇是呂布破袁術時,殺到淮水北岸,留書與袁術:「足下恃軍強盛,常言猛

將武士,欲相吞滅,每抑止之耳!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閒,足下鼠竄壽

春,無出頭者。猛將武士,為悉何在?足下喜為大言以誣天下,天下之人安可盡

誣?古者兵交,使在其閒,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遠,可復相聞。」呂布留

書後向着對岸的袁術大笑然後才還師。



第二篇是呂布與瑯邪相蕭建的文書,蕭建當時據有莒城獨立,呂布便送書:「天

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

自還相攻,莫肯念國。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

共爭天東南之地。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

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 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

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蕭建得書

後便命主簿向呂布進貢。














-----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葛亮

  病因:風濕性關節炎

  病征:長期坐輪椅



  ■關羽

  病因:皮下組織毛細血管過多

  病征:紅臉



  ■張飛

  病因:眼瞼部肌肉失調症

  病征:睡覺不閉眼



  ■魏延

  病因:顱后骨質增生症

  病征:多“反骨”一塊



  ■禰衡

  病因:先天性狂躁加脂肪過多(另:許褚疑也有此症)

  病征:怕熱、喜裸體

  ■夏侯惇

  病因:失明(意外)

  病征:獨眼



  ■司馬懿

  病因:眼白蛋白質過多,遠視(老花眼)

  病征:鷹視狼顧



  ■姜維

  病因:膽囊過大,膽囊結締組織增生症

  病征:膽大如錘



  ■楊修

  病因:舌頭過長,舌面平滑肌失調症(簡稱“長舌”)

  病征:管不住嘴



  ■周瑜

  病因:先天胸腔過窄,肺活量不足

  病征:肺活量低(簡稱“小氣”)



  ■孫權

  病因:毛發黑色素變異

  病征:紫髯

  ■曹操

  病因:癲癇、中風、歇斯底里等

  病征:很多,如頭痛、忌醫、胡言亂語,嚴重時會夢中殺人。



  ■劉備

  病因:四肢骨架發育失調

  病征:雙耳招風、手長過膝、髀肉增生等



  ■司馬師

  病因:眼部癌症

  病征:眼部腫瘤



  ■董卓

  病因:過度肥胖,血脂肪過多,膽固醇超量

  病征:臍上點燈,可三日不熄。



  ■鄧艾

  病因:口吃

  病征:艾艾艾艾艾艾……



  ■呂布

  病因:嗜睡症

  病征:在最關鍵的時候竟然睡著了。

  ■呂蒙

  病因:不明(尚待解剖)

  病征:離奇死亡



  ■張苞

  病因:內出血不止(意外,馬失前蹄,跌下山澗)

  病征:骨折,內臟受損。



  ■少帝

  病因:葯物中毒

  病征:高度機密












cch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